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揚“為人民而舞 為時代建功”思想旗幟,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4月11日晚7點,在我校音樂廳舉辦“經典浸濡”大講堂系列活動——第六講“民族之花綻放 多彩舞蹈共存”,活動由青年教師李曼擔任主講人,專家、校領導班子及師生代表共同參加。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分享傳統民族舞蹈的曆史背景、特色與發展現狀,向廣大師生傳遞多元文化價值觀念。
主講人李曼向觀衆講述了56個多彩多姿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着不同民族的曆史、傳統和生活方式。在這片沃土上,各民族通過幾十年的積澱,創造出了令人矚目的民族舞藝術成果。獨具特色的舞蹈演出在現場觀衆的期待中緩緩拉開了帷幕。
2022級舞蹈表演2班的同學們,為觀衆帶來精彩的藏族果諧舞蹈。她們以優美的動作和高質量的舞蹈技巧,展現出藏民族獨特的文化内涵,讓觀衆感受到西藏民族的濃厚情感和深刻思想,通過在舞台上展現出不俗的表現力,将觀衆帶進了歌舞升平,一片歡騰的西藏。
2022級舞蹈表演專接本1班和2020級舞蹈表演5班的同學們,通過誇張而風趣的舞蹈動作,帶觀衆領略了維吾爾族的賽乃姆舞蹈,展現了維吾爾族人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形象。
伴随着悠揚舒緩的旋律, 2022級舞蹈表演4、5班學生們帶來了傣族舞蹈 《朝露》。舞姿樸實靈活,曲風清新靈動,使現場觀衆感受到了熱情似火的傣族風情。
2020級舞蹈表演5班為觀衆帶來山東鼓子秧歌的代表劇目《擡龍王》,以及青年教師王春蕊表演了山東膠州秧歌《生命的長河》,通過山東鼓子秧歌的方式,展現了漢族人民奔放灑脫的性格,赢得了現場觀衆的熱烈掌聲。
在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聲中,韓蕊帶來了苗族舞蹈《苗家姑娘》, 苗族舞蹈的動作節奏明快,熱情洋溢,深受觀衆喜愛。
蒙古族頂碗舞《賽漢姑娘》一出場就吸引了現場觀衆的目光,頂碗舞奇就奇在技與藝的交融性上,對舞蹈演員的要求極高,帶給觀衆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蒙古族舞蹈《快樂的單身漢》在表演者王宇的精彩演繹下将觀衆們帶入了一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單身漢牧民的歡樂世界, 抒寫當代草原人民對善與美的憧憬向往。通過“單身漢”的精彩演出,引得在場觀衆一片笑聲。
本次活動在精彩動人的藏族舞蹈《走向光明》中落下帷幕。該舞蹈以西藏農奴解放為背景,分三部分通過舞蹈動作來诠釋西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走出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獲得幸福生活和光明未來。使現場觀衆深刻體會到在黨的領導下,西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該舞蹈榮獲河北省第二屆高校民族舞蹈大賽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
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顆石榴籽,這五十六顆石榴籽晶瑩剔透,每一顆都散發着耀眼奪目的文化光芒,56個民族手拉手、肩并肩,緊緊擁抱在一起,文化同源的根脈深深地紮入神州大地,共同的夢想散發在長城内外,石榴紅融合着中國紅,共同為一個中華複興夢,譜寫和諧、和平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