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傳承與弘揚中國古木建築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産,領略其蘊含的傳統美學價值,學習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所展現的大國工匠精神,以及古建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獨特作用,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于10月15日晚,在校音樂廳舉辦“經典浸濡”大講堂系列活動第四十五講——“古木華構,藝韻千秋”: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建築文化探索之旅。本次活動由環境設計專業專任教師員少婷主講,她以其深厚的環境藝術文化造詣和獨特的學術視角,為在場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内容豐富、見解獨到的知識分享,赢得了在場觀衆的廣泛贊譽。
中國建築,作為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工程技術奇迹,早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藝術體系。這些建築物不僅是我們文化的生動展現,更是藝術遺産中的瑰寶。古木建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見證了曆史的滄桑巨變與文明的輝煌演進。梁思成與林徽因,作為中國古建築研究的先驅與典範,他們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帶領中國營造學社,曆經艱辛,考察了上千處曆史遺迹,重新發現了衆多跨越漢唐至明清各曆史時期的珍貴建築遺存,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
主講人從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背景切入,生動講述了梁思成與林徽因對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西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等古建築的實地考察經曆。通過豐富的圖片與視頻資料,她向師生們展示了古木建築的獨特魅力:飛檐翹角,輕盈靈動,宛如鳥兒展翅欲飛;鬥拱結構,精巧繁複,既承載着建築的重量,又展現了古人的高超技藝與非凡智慧;梁柱粗壯挺拔,沉穩大氣,如同大地的脊梁,撐起了一片曆史的天空;榫卯結構緊密契合,天衣無縫,彰顯着古人對力學原理的深刻理解與精湛運用。這些古木建築結構,是藝術與實用的完美結合,是歲月沉澱下的不朽傳奇。
同時,解讀了梁思成與林徽因以國家為己任、擇一事終一生的高尚情懷與大國工匠精神。她鼓勵同學們勇敢追夢,不畏困難,勇于探索未知領域,以堅定的信念與飽滿的熱情投身學習與生活,為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本次活動還緊密結合專業調研課程與設計課程,深入闡述了探尋古建築的重要性,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市場應用以及多媒體技術,為古木建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方法。通過對數字化檔案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古木建築的曆史演變、建築風格和工藝技術;而文創産品的開發,則推動了古建築與現代生活的融合,為古建築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文化光芒與價值。
本次大講堂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為師生們搭建了一個感受傳統木構文化、提升人文素養的平台。讓師生們深刻感受到了先人的智慧與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同時,也拓展了師生的知識視野,增強了文化自信,培養了保護古木建築這一不可再生文化資源的社會責任感。

大講堂現場

合 影
終審:黨委宣傳部